学校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化材学院举办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浏览:1613次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1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塑造大学生精神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恰逢时节,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结合清明节传统文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清明祭先人 培育爱国情操
    作为清明节的规定动作,祭扫墓碑,追思先人的习俗由来已久。这种祭拜不仅局限于自己逝去的家族先辈,更需放大对民族历史的追忆和英雄先烈的敬仰。
    祭革命英烈,传中华之魂。府山公园英雄纪念碑前,同学们轻轻扫去周围的落叶,一举一动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安息的英雄之魂。打扫完成之后,同学们站成四列,集体默哀三分钟,依次将手中黄菊放到烈士墓碑前,深深鞠躬,为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们寄去最深沉的哀思与悼念。14环境本1班入党积极分子陈红蓝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历史感觉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却很近。每一个今天都是由历史的昨天堆砌而成。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声声道思念,字字引深思。罗汉井“细菌战衢州展览馆”里,面对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同学们一个个紧锁着眉头,仔细聆听,目光紧盯着展板,沉思着……。回顾这段历史,细菌战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细菌战的惨烈,触目惊心!但是历史的沉重没有打垮我们,反而激发了我们的潜能,我们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学生会分队队长刘早霞感叹道:“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不断奋进,唯有如此,才能给那些痛苦不幸的灵魂些许慰籍。”

青春染青果 传承传统手艺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果是浙江人在清明前后制作的时令小吃,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扫墓祭祖和缅怀故人,同时象征着珍惜身边人,传递的是一份乡情,一种情怀。
    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学校食堂内,呈现出一片热闹温馨的景象,30余名师生和北门社区课外辅导员、残疾人文化指导员共同制作清明果,体验了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学生们亲手去田野里采摘艾草,将亲手制作的青果慢慢地摆满蒸屉,馅料的鲜美和艾叶的清香在可爱外形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碧绿剔透。在食堂师傅的帮助下,半小时的蒸煮发挥了多种食材的长处,闪着油光的软糯清明果显得分外诱人。大家在热气腾腾中边品味着亲手制作的成果,边话谈着各自家乡的传统文化,边咀嚼着记忆中那抹家的味道。

    “回想起大一时和同学一起去北门社区做志愿包清明果的情景,转眼我也即将毕业,这样的活动让我非常有感触,可以边和学弟学妹们一同品尝美食,边与他们分享我大学四年的经历与感悟。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学院浓浓的温情。”即将毕业的党员陈坤感慨道,他表示:“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在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与义务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部分清明果送给了残疾人、孤寡老人、交警、环卫工人等,用质朴美味传递着朴素而又温馨的情感。
志愿美孔庙 感悟儒学文化
   “东南阙里、南孔圣地”,衢州这座独具特色的孔氏南宗家庙,也成为了游客参观的首选之地。四月的孔庙春意正浓,入眼皆是萋萋芳草,烂漫春花。清明节假期,由化材学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先锋志愿服务孔庙小分队来到孔庙开展了定期服务工作。他们仔细清理了游客留下的垃圾,耐心擦洗着孔庙的门窗和文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着孔庙。在清扫结束后,大家细细体会它浓郁的儒学文化氛围,掩映在竹林间的《礼运大同篇》、镌刻着孔子教学等石画的长廊无不深深的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沉淀了数个世纪儒家文化的南孔之乡,正默默的浸润着每一位同学。志愿队队长陈海霞由衷地感慨儒家文化的积淀与精深,作为志愿者不仅应有美化孔庙环境的义务,更有传承孔庙儒学文化的责任,而作为大学生不仅需专注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清明节主题活动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次的清明节过得别样精彩。学院党员之家主任杜钦青说到:“在这样一个大家崇尚洋节,喜好麦当劳肯德基的时代,这次祭拜、包清明果、去孔庙做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美,使我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道阻且长,学院将继续以各种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使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弘扬传统文化,重在传承,要在青年。(廖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