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工技术(专科)等专业。五年以来,学院紧扣应用型试点示范院校建设和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工科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夯实学科科研基础,形成应用型专业体系
学院学科发展基础雄厚,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应用化学荣膺浙江省重点学科,化工过程与污染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浙江省“151”人才7人,高校名师等各类拔尖人才25人。学院承担各类各级项目超2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4项,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4项,浙江省教育厅项目34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25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件。学院设立“氟硅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专用化学品联合实验室”等5个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
强化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应用型人才高地
学院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办学定位,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闯关式”教学对传统课堂的深度改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夯实了专业工程基础;教学与“工厂化”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生动性,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大型综合实验对“零散”知识的深度整合,有效促进理论知识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
学院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学生创新精神。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多项;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一、二等奖40多项。
学院近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7%,毕业生薪酬水平处于浙江省同类院校前列;2017届考研录取率为23%,考取北京化工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11高校。
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发挥高校人才集聚效应
化材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20名青年博士分别到衢江区科技局、浙江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浙江东氟科技有限公司、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并作为衢州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对接衢州市十六个细分产业的近百家企业,开展社会服务。
继学院吕亮博士与常山县科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首个政企校共建的博士工作站之后,学院余建刚博士和葛承胜博士分别与衢州市正邦电器配件有限公司、浙江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其中葛承胜博士和仙鹤特种纸有限公司共建项目,预计年增产值达5000万。博士工作站的建成,不仅为企业输送了人才和技术,而且实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共同培养。
学院为海蓝化工集团公司开发的丙肝特色治疗药重要原料五氟苯酚合成新工艺项目,已完成小试、中试,并与巨化技术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同申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企业将建成年产100吨的生产装置,预期产值1.5亿元,年增利税6500万元;与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含氟特种功能材料的开发;为巨化集团开发的新型杀虫剂(氟虫双酰胺)关键中间体,已着手开展产业化工作,预期年产值2亿元,年增利润5000万元。
学院深化与大院名校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衢州市特种纸行业协会共建浙江特种纸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并为多家造纸企业解决多项技术难题,转移科研成果3项,积极筹建浙江化工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学院将继续以新兴产业为支撑,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进一步贴近与服务地方。